采暖南移市场空间巨大
采暖南移,形势利好
我国除强制供暖的冬季采暖区域华北、东北、西北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东部沿海、长江沿岸、西南等诸多省市人们对采暖需求成上升阶段并多数进行自行取暖。据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调研,初步发现仅河北一省就有1000万户左右农户冬季需要采暖,以每户需要30m2集热器测算,仅河北省农户采暖所需太阳能集热器面积可达3亿平方米之巨,因此太阳能采暖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前景非常广阔。同时根据国家层面及相关省市出台的应对气候变化、及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等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十三五”已把太阳能采暖、制冷列为太阳能热利用发展规划中主要发展方向,相关省市有望尽快出台示范与推广政策。
太阳能与多能源互补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开展
通过重点研究太阳能与其他能源(燃气、热泵、地热、电、生物质能等)有效的结合匹配方式,提高太阳能效率,应开发出性能稳定可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多能源互补供能系统;太阳能与多能源互补系统的集成配套产品,特别是集成控制技术,须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运行的经济性;结合不同能源的特点,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的温度需求,太阳能与其他能源互补方式应具合理性,并研制积累最佳节能效果技术数据的系统;研究太阳能季节性和跨季节蓄热技术在多能源互补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太阳能与区域热力系统和电力系统联合运行技术;源互补系统在工农业领域应用特点、适用范围。
加快太阳能制冷及应用技术研究
技术研究方向主要为研究低温集热器的太阳能制冷技术,以及热水、供暖、制冷联供技术,积极扩大示范项目范围;研究中温集热器的高效太阳能制冷技术,开发出效率高,成本较低的产品,建设应用示范项目;研究集热与制冷集成技术,开发出功能适宜,可靠性高的控制装置;研究集热、制冷、蓄热结合和多能源互补技术;加大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建筑热水、供暖、制冷联供应用试点数量,积累数据和经验。
加大示范项目推广力度
预计会建设包括规模化的太阳能热利用供热的示范项目并且应及时学习国际先进太阳能区域供热的经验,充分发挥光热在中低温技术成熟和大系统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制定我国新能源示范城市和新能源应用产业园区、绿色能源示范县(区)中可再生能源供热实施计划等。在“十三五”期间,预计适宜区域建设大型区域供热站数量达到200座,包括太阳能热利用结合新能源示范城市和新能源应用产业园区、绿色能源示范县、区建设等,总集热面积达到400万平方米,采取在非集中供暖地区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建和在集中供暖地区与既有供暖系统改造等方式,区域供热站的太阳能贡献率要逐步达到30%,系统寿命要逐步提升到20年。
大采暖区农村建筑太阳能热水、采暖示范项目有望超200万户,“十三五”期间在全国15个采暖省份的乡镇扩大河北省农村建筑采暖示范项目。如果全国有1亿农户冬季需要采暖,以2.5%示范比例,建筑总面积为2.5亿平米,年均改造5000万平米,惠及50万户家庭,平均每省3.3万户,每个县约300户,假设政府资金补贴30%,个人仅需70%。再按每户一个采暖季节约标煤4.36吨测算,全国1亿农户可替代标煤4.36亿吨,减排二氧化碳11.3亿吨,将为改善北方地区空气质量,雾霾污染,建设国家新农村,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发挥积极的作用。如果此系统使用期超15年,即到2020年将为全国太阳能热利用大面积建设推广积累宝贵的经验。
据分析,如果建设200个结合新能源的示范城市和新能源应用产业园区、绿色能源示范县(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省、示范城市、示范县等全年综合利用太阳能的供热、采暖、制冷示范项目,特别是在华东、华中、华南经济较发达的适宜地区,开展太阳能全年综合利用的热水、采暖、制冷示范项目200个,集热面积总量可达到40万平方米以上,而且在保证替代常规能源和节能效果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性能系数,总结适合不同地区的数据,同时保证太阳能效率达到40-70%,系统寿命期达到15年以上,那么随着此项目的日趋完善,不仅满足我国民众对供暖的需求,更为绿色城市的建设奠定基石。
在工农业领域中,假设示范项目结合新能源示范城市和新能源应用产业园区、绿色能源示范县(区)等建设总集热面积达到2000万平方米,并开展太阳能干燥、工业热水、水产养殖、温室培育和种植,大棚恒温等工农业应用技术,以保证替代常规能源和节能效果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太阳能贡献率为目的。
我国“十三五”期间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在采暖、制冷应用市场潜力巨大,不计算国外出口市场,仅我国国内市场空间预计即可达数千亿元之巨。随着技术的成熟与普及速度的加快,我国对环境污染处理,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步伐也将加快。